找到相关内容647篇,用时4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皈依三宝——道次第传承诸师修心语录之七

    ,故将来必得佛位。”  遮止   十七、如《明灯颂》摄菩提道次第要义作颂说:“遮止皈依佛,于他天神不礼供;皈法不残害有情;皈依僧伽则不应,与外道等共同住。”  奉行  十八、如《明灯颂》摄...。故当立誓自决,任遇何缘,乃至失命,皆不舍离皈依;虽为戏笑亦不说舍三宝之言也。或谓行趣何方,便当皈依何方之佛。此出自何经,未见其所据也。”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3048516.html
  • 2008年加行开示 发菩提心(三)

    从内心里皈依上师三宝。   然后再接着念发心。“如昔诸善逝,先发菩提心。复次循序住,菩萨诸。如是为利生,我发菩提心。复于诸,次第勤修学。”这就是发菩提心。这个心怎么发的呢?往昔诸佛菩萨怎样发心,我也怎样发心;往昔诸佛菩萨怎样修习菩萨的,怎样救度众生,我也那样去修菩萨的,去利益有情众生。诸佛菩萨往昔所发的心是什么?就是愿菩提心。为救度一切众生发誓修持成佛。往昔诸佛菩萨怎样去...

    达真堪布 开示

    |菩提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3335492291.html
  • 声闻律之制定意义

    观念,以期僧团在健全的制度下维持和乐清净,俾正法得以传承久远。 “无罪逆制戒,众生不信受”。故一般而言,是“随犯而制”的。可是后来的律家过份强调“随犯而制”的原则,于是产生“众恶归焉”的倾向... 十二年后,佛陀开始陆续制立 (siksapada),后来发展成觉音所称的“威德波罗提木叉”(Anapatimokkha) 。这就不但有身心策勉的道德意义,而且富于强制约束的法律意义。这在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0446211.html
  • 破戒犯邪淫的异熟果报

    解脱,一旦解脱,他们也会生往寒地狱,将继续受苦。”   听到狱卒的话后,我以厌烦邪淫的心情,向菩萨祈祷:    “把安静像敌人一样抛弃   把利他像眼珠一样爱护     具备的各种功德    ...想着坏事    今生来世    最可怕的是女人     若想得到殊胜的安乐    必须完全抛弃女人    这样才能得到安乐     谁若想得到涅槃    必须抛弃邪淫     特别是持佛门...

    多吉东登仁波切

    |邪淫|破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1/02/120652498.html
  • 菩萨应当舍离的加行布施

      “违越佛制而施”:菩萨在佛教中出家,违越佛制而行布施。比如,佛制定比丘不能去王宫布施,比丘却违越佛制进入王宫。   “不能如有资财而施,长时积集然后顿施”:不能做到一有资财就随时布施,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|布施|慈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19123924799.html
  • 做事先察后入好习惯 中途放弃恶习留后世

    中途就舍弃誓愿,一旦养成习惯,以此等流作用,来世也会舍弃所受的等,由此当生增长许多恶业,在余生中增长苦果。   “当生”指舍弃誓愿等的那一生,“余生”指那一生的来世。以当生增长恶业为因,其来世自然增长苦果。比如,今生弃舍誓愿,现前就增长恶业,在今生的来世增长苦果。若以等流力导致第二世也舍弃,则在第二世的当生增长恶业,在第二世的来世增长苦果。   又因为首先是考虑做这件事,决定之后,将精力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|精进|等流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2071826945.html
  • 入菩萨行论(第三品)

    明咒及灵药,如意诸宝树。 如空及四大,愿我恒成为, 无量众有情,资生大根本。 迨至尽空际,有情种种界, 殊途悉涅槃,愿成资生因。 如昔诸善逝,先发菩提心, 复此循序住,菩萨诸。 如是为利生,我发菩提心, 复于诸,次第勤修学。 智者如是持,清净觉心已, 复为增长故,如是赞发心。 今生吾获福,善得此人身, 复生佛家族,今成如来子。 尔后我当为,宜乎佛族业, 慎莫...

    寂天菩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42179291.html
  • 大圆满法加行 发菩提心(五)

    一切,修持六度。这两个发心非常重要,一个是愿菩提心,一个是行菩提心。我们有了这两个决心,做任何事都是为众生的,所以不会有罪过。不是光挂在口头上,从心里能不能下这两种决心?在相续中有没有这两种决心?...认真闻思修行。精进认真闻思修行是为了成佛,但是成佛是为了众生,始终也是为众生。有这种发心,然后去修,这才是真正的大乘修行。 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,这两个都有各自的。愿菩提心有愿菩提心的...

    达真堪布 开示

    |菩提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9490892293.html
  • 论佛教僧教育——读太虚大师“佛教应办之教育与僧教育”后感

    教理院四年、高等教理院三年、参三年。此十二年程,乃专为出家众所设,在家众附。入学年龄,资格为十八岁高中毕业者。  大师认为真正之沙弥,应是能自立意志之青年,故出家为沙弥者,必须具高中毕业资格之... 普通教理院,乃广泛授以佛教有关经律论之一般教理,使养成为佛教之博学者。(附表有课程内容)  高等教理院,乃深入研究佛教各种专门教理,使养成为佛教某种之专家。  参,本为老年退职僧潜修之各...

    慈 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0965842.html
  • 戒律与禅定

    仪」依「阿含」之戒的传统[6]而分成:① 「安住净戒」②「坚牢防护别解脱律仪」、③「轨则」、④「所行皆得圆满」、⑤「于微小罪见大怖畏」、⑥「受一切所有」等六句来说明,[7]此外这六句在「戒净断...佛教、部派佛教,或者从大乘佛教的观点,此六句都被视为「戒」之定型句。  第一、所谓「安住具戒」(?īlavat),是「谓于所受所有,不亏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惠敏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5273962.html